Noom Walk是在Android平台里最好的计步器。(自身的经历)
省电,全天记录只耗资电话2%的电源。
所以我是24小时开着Noom Walk。
同时,你也可以邀请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加入Noom Walk, 然后用帖子平台来互相鼓励对方。
本身大概用了三个月,走了786,308步,平均每天9,589步。
据统计,每1,000步,越走了0.762公里。
每天走10,000步,医生远离你。
切记,健康很重要。
抱歉,苹果机用不上这款计步器。
Thursday, July 17, 2014
Tuesday, July 15, 2014
森林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马来西亚的森林覆盖率约62.0%。目前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在第三位,在文莱和寮国之后。侥幸我国至少超过一般的面积还是森林,不过相信应该不会维持很久。因为根据另外一个调查,我国的森林消失速度和邻国印尼一样是名列前茅的。
这主要是因为无节制的油棕种植和砍伐活动造成的。大家别以为油棕树是可以代替森林原始树木。大范围的砍伐森林种植油棕破坏了生物多样性,降低了重要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也加剧了气候变化。文莱政府就清楚个中的害处,所以你很难在文莱的境内找到油棕树。
油棕除了是马来西亚的经济支柱之外,其实带来的伤害挺大的,而且这种环境成本并非是金钱可以衡量。所以,大家在使用任何棕油产品时也要谨慎使用,不要以为这些资源都是免费和无限的。
Thursday, July 10, 2014
希特勒万岁...
Bung Mokhtar这条粉肠平时都没有什么建树,时不时又发表一些匪夷所思的言论。言行举止,正是一名无耻之徒之举。他能够以人民代表的身份活到今天,除了是命水好,也很大原因是国阵领袖的无能。现在还接着讽刺德国的希特勒万岁言论,让国家一夜之间上了全球各大媒体的新闻。真是他妈的混蛋。
Monday, July 7, 2014
3R加1R概念的重要性
3R是解决环境问题很重要的三大原则。分别代表着REDUCE(减量),REUSE(重复利用),RECYCLE(循环再用)。理论上,大家在生活上能够秉持这理论,垃圾绝对不是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可是,我国的人民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甚至普遍上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这理论。
目前,根据世界银行(World )最新的相关研究报告,全球人均每天制造1.2公斤的垃圾,而马来西亚则高达1.64公斤,多出0.44公斤。也就是说,我们制造垃圾的量超出一般。如果国人丢垃圾的血管没明显的变化,马来西亚的垃圾会从2010年每天的10万吨至少会增加65%到2020年的每天17万吨。
马来西亚境内现在约有150处还在运作的土埋场,不过依照垃圾增加的速度,迟早是垃圾成灾。马来西亚政府提出的垃圾焚化炉机会,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还会制造更多的社会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兴建和运作成本高昂以及房地產贬值等。
马来西亚的垃圾回收率目前才达到10%左右,远远落后先进国的50%。想要在2020年提升到22%,对目前的状况而言几乎是天方夜谭。垃圾回收率低落不是因为媒体缺乏报道,真正肇是因为政府不愿去推动。造成国内人民提倡的环保活动过于表面,并未深入3R的核心。
3R中的第一个REDUCE是介绍垃圾制造的大意。简单来说,大家在购买任何东西时应该更谨慎选择。
- 精明的购物理念除了能够减少多买了不必要的东西,也因此而省下额外的花费,一举两得。
- 与此同时,尽量只采购批发装的产品,但必须妥善管理存货,尽量減少产生过期货品。
- 减量的概念还包括,减少购买一次性使消耗品,像纸尿片、刮胡刀、即可拍相机、免洗餐具等。
- 购物时应该以产品的素质为首要的考量,避免陷入“便宜陷阱”,减少买入太多使用寿命不长的东西。
- 最后,也尽量选购可重复补充的商品,包括一系列的肥皂品、清洁剂、洗衣精以及乳液等等。
REUSE提倡的是重复利用。人们在丢东西之前老是未经深思熟虑,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让一样产品变成垃圾前能够有更长的使用期。
- 许多被丢弃的家具和电器其实都可以经由技术人员的修理后重新使用,只要修理的成本还在合理的范围内。
- 陈旧的物件特别是一些家具,可以透过一些方式复原和活化,让旧的产品以新面貌呈现。譬如,沙发和椅垫内填充物是可以自行补充。一些产品的机械零件部分假使平常定期上油保养都能延长使用的期限。
- 为即将丢弃的物品找出新的用途,赐予新的价值。好譬如,使用后的塑料瓶可以充当小植物的保护罩,防止一些害虫入侵。
- 大家也可以把不要的废弃物捐赠给一些慈善团体:如慈济、禅菩门、双福残障自强发展协会等。正所谓施比受更有福。
第三个元素是资源回收。回收率偏低除了是人民意识不高外,其实政府也该负上很大的责任。一些回收物如玻璃瓶,几乎是同等不可回收。原因玻璃瓶的回收商业价值低,很多时候会让回收商入不敷出。虽然玻璃瓶回收面对的困难几乎是全球性的问题。一些国家如香港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回收产业链不足之处就由政府强力介入。香港政府的做法是在源头(饮品制造商)徵环保征费,然后把这笔资金用在津贴回收玻璃瓶到回收厂的成本。同时,也配合业者开发玻璃砖,让回收玻璃瓶有更多的用途,大大提升回收率。在马来西亚这里,不足之处显而易见。譬如,中马区的垃圾承包商Alam Flora的回收中心是没收玻璃瓶的。
很多民间或官办的环保教育活动都缺乏对症下药的针对性,结果人民的环保意识还是停留在“回收是非必要去做的事情”。所以在各大商场公园等地的三色分类垃圾桶内,几乎是没两样毫无差别,和一般普通垃圾桶无异。
虽然马来西亚的资源回收确实是不及格,但一些商业价值高的回收物如报纸,塑胶瓶及铝罐等还是非常抢手的。这些东西在清洁工人的眼里可是额外的收入,是自发性回收的最大动力。如果你本身是没有资源回收的习惯,至少也把家里的垃圾在丢弃前分类好,当作是奖励清洁工人辛勤工作,一举多得。
第四个R就比较不一致性,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有香港的REPLACE (替代使用)、台湾提倡的RECOVERY (回收再用)。而我这里推广的是更为全面的RE-EDUCATION (环保再教育)。重新给环保立下最新的定位,让3R的概念植入在大家的生活理念内,不再是那种“环保战士”的高尚运动的旧观念。让环保变成如吃饭呼吸那么普遍简单,非做不可。其中一个能够做就是让大家去了解每一个产品的制造过程,就好象探索频道的王牌节目《How It’s Made》,多了解能够迎来珍惜。环保方式也是日新月异,提供实践环保教育追求更新更有效率的环保方式,必定更事半功倍。
Labels:
3R
Come Back
阔别多时终于找着时机归来。这段部落格空白的日子,现实生活中其实有着蛮多的变化,也做了蛮多的事情。有了这一年多的经历,所写的东西也变得不一样。感谢还留下来订阅此部落格的朋友,你们的等待是对我的一种动力。
图片为我在雪兰莪呀吃一间小学讲解环保的过程中。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