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6, 2011

刺身拼盘

sashimi

刺身是来自日本的一种传统食品,在马来西亚也挺常见,只是新鲜的并不好找。如果有可能也价钱不便宜,因此我本身也不常到日本料理店尝试美味新鲜的刺身。有时候为了解谗,在毫无选择之下唯有到一些“快餐式”的日本料理餐店。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不吃鱼的怪人,但他们都不懂这个禁忌只限于“熟鱼”。对于未经过烹调的鱼类,我是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本地常见的鱼类刺身通常是三文鱼与金枪鱼两种,基本上仅从外表你就可以轻易分辨两者的差别。我是最爱吃三文鱼刺身,只是简单地蘸点酱油就可以放进嘴里,享受着口中慢慢融化鲜甜味四散的感觉。美食家蔡澜曾经提及过三文鱼游到淡水的河中产卵的习性,很可能会出现严重污染的情况。所以正统的日本铺子,绝对不会卖三文鱼刺身,因为他们老早知道它的虫极多,只能用盐腌制过后烧熟来吃。虽然如此,我还是戒不掉爱吃三文鱼的习惯。

图片中堪称艺术品的刺身拼盘,作法是师傅把好几类的海鲜拼放在一起。一般上正宗的刺身拼盘,不会超过7个品种的鱼,而每种鱼又最多只可放3片,这是吃一次刺身的数量底线。而吃法也相当讲究,应先吃清淡的白身鱼,然后是鲜甜的贝类、水產,最后才是浓味的赤身鱼或油脂较重的鱼。写到这里我肚子也饿了...这盘东西是出自金马酒店的日本料理店Kin No Uma,价钱是九十八块马币。

Saturday, January 22, 2011

林炳顺教我敢于失败

Billi Lim

那天参加BrandLaureate颁奖晚宴,开场前遇上名人林炳顺(Billi Lim),他自称是打不死敢于失败大师。记得第一次接触到大师的巨作《Dare to Fail》是在中学时期。那时候上英文课都是打瞌睡的,极至勉强之下看完整本书。当时年纪还小,不曾遇过什么大风浪,也不懂敢于失败到底是何等重要。渐渐长大后,终于了解到勇于面对失败对积极生活有着正面的影响。

有位朋友二十出头就靠回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过后来遇上原料泡沫爆破,一夜之间打回原型。从此之后,这位仁兄变得很颓废,普通的工作嫌钱少也不想去做。结果就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几年,家里的小孩与经济支柱都依靠在妻子肩膀上。从这间事情看来,少年得志不是不好,但必须学习面对失败,重新爬起来才是正确的作法。

林炳顺的童年就非常不愉快,生活艰苦是小时候每天最好的形容词。甚至从青少年到大学一路的求学过程中不仅挫败连连。感情生活和事业经营都历经了多次的挫败(据闻现在他还是钻石王老五)。从来不向挫败低头的林炳顺,今日不只成为国际知名的畅销书作家,更是企业非常著名的教育训练家及专业顾问。除此之外还透过出来参选屡战屡败的勇气,向世人宣扬这崇高无比的精神。

BrandLaureate SME Chapters Award 2010
Dare To Fail

Thursday, January 20, 2011

贺年e卡

chinese new year

自从生活与网际网络不可切割后,我也不记得多少年没给人寄出贺年卡了,现在都是流行"paperless"。下个星期开始,将会给客户一一送出这张贺年e卡,希望大家收到也会欢欢喜喜。设计方面,依然是走生肖路线,兔年当然就是吐气扬眉。由于这家公司是做引燕投资的,所以静悄悄地把燕子加入在剪纸图案中,形成兔跃鸟飞的局面。现在偷步先在这里泄出给读者。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Cézanne 172th Birthday

Paul Cézanne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906年),法国人,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的重要画家。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印象派。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由于他的小屋可以望见整座圣维克多山,因此他曾为此山画过几十幅《圣维克多山》的油画作品。

wikipedia

Monday, January 17, 2011

选择当一位好人或置之不理

在治安不好的国度,当一位随时日行一善的大好人,随时会落得被人吃得骨头也不剩的田地。有时候巧遇需要帮忙的对象,都会犹豫是否该出手?有时候为了自身安全,最后还是选择置之不理,事后又极致后悔。后来想想,要是自己有天也求助无门时,面对着这个冷漠的社会,也别指望真的陌生人会伸出友谊之手。以上是三个类型人生交叉点的个案,如果是你该如何做?

公共场合借电话
相信大家都曾经在紧急时候曾经遇到手提电话没电,或没带上电话在身边的经验。这时候大家第一时间都会到处寻找公共电话的踪影,以便可以通知对方。当时公共电话往往都只是摆设品,真正能使用的寥寥无几。朋友就有这样的经验,有次约了大伙到戏院看戏,到了现场后才发现没带电话。由于戏票在朋友那里,加上要开场,她只好硬着头皮向身边的陌生人借电话。结果问了六个人才有一位好心人借出手提电话让朋友解决掉燃眉之急。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借出电话吗?

停车位难求
吧生谷一带的著名购物中心,每当周末时都会遇上水泄不通的情况,停车场更是一位难求。在这种高峰时期,花上半小时以上兜圈子找停车位是挺常见的,严重的话甚至连车位也找不着就带着遗憾离开购物中心。有位朋友就以很有创意的方式找来了停车位,但同样也是向陌生人求救的个案。事情是发生在JUSCO Member's Day当天,朋友在Mid Valley的停车场兜了整个小时。眼看公司的议会就要开始了,突发奇想把车子停在Autopay前面,下车后人排在队伍旁。每次有人付费离开时,他都会询问对方是否愿意上车一起驶到他的停车位,然后让出给他?人之常情,十之九的陌生人都会带着怀疑的眼光拒绝。经过努力之下,终于有一位安娣愿意帮这个忙。如果是你的话,你会跟着上车,离开购物中心前让出自己的停车位给这位仁兄吗?

异乡客等待救援
这次是我自身的遭遇,时间地点发生在市内某间小学的晚上时分。一直以来我都会有每个星期一次到那家小学的礼堂打羽毛球的习惯。有次就遇上了几位来错地点的新加坡人,由于他们不熟悉这一带地方,和朋友通电话搞清楚状况的事就交给了我这位陌生人。我用了他的手提电话和对方讲了几分钟后才知道究竟,原来他们真正的目的地是隔壁的羽球学院。小学与羽球学院其实只相隔一墙,不过如果徒步的话至少要走上半个小时,而且也不可能会有德士驶进这间学校。内心挣扎了一会后,我自告奋勇载他们到隔壁的羽球学院。他们抵达现场后十分感激,甚至要打赏我这位好心人,但都被我拒绝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他们是坏人的话,我可能就会在几天后登上失踪人口的名单中。如果是你们的话,你会帮这几位求助无门的新加坡人吗?

帮与不帮...现在治安不好,真的是不容易做出选择。但当我们需要陌生人帮助时,是多么地渴望有人能够在落难时能前来扶一把手。